复盘双11,太子龙谈男装电商的“成与败”
1958人阅读
  • 观后感:大店经营得就是高端上档次,负责人说话也是一堆专业名词。从运作的产品类目和运营层次来看,貌似跟我们这些吊丝店长没多大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能从某个产品类目状况了解到淘宝整体的发展趋势,例如近两年,产品设计定位趋向年轻化、小而美等。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产品类目,多留意其他类目的情况,说不定别人的经验会让你突然开窍~

     【对话嘉宾】

    曾民(太子龙电商副总)

    杨钦(资深数据分析师)

    【对话精选】

    杨钦:太子龙今年在双11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怎样?

    曾民:太子龙在双11的表现自觉的还可以,去年是1200万,今年是1560多万,虽然和预期的有差,但还是有一定的增长。

    杨钦:这成绩在同行中大概处于哪个位置?太子龙预期的目标是多少?

    曾民:整体来讲不是很理想,大概排商务男装第五吧,在全网男装里排在Top50以内,和我们的目标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去年的翻一番,在2400万左右,但是主客观因素导致没有完成,继续努力吧。

    杨钦:曾总一直在说和预期的有差距,那太子龙对双11的“预期”目标是如何设定的?

    曾民:我们的预期目标其实还是很保守,主要是基于去年的短板补强,比如品类和流量这两个方面。

    先说品类,我们去年羽绒服很少,基本是库存,今年我们加强了这个品牌,而且所有的货品在前期都经过测试,确定是好货才参加活动。还有在羊毛衫这个品类,我们也做了补充。

    再者流量,我们预期平台进来的流量可能会有所下跌,年中的时候聚划算平台进来的流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没想到这次双11实际比我们预期的还糟糕,我们在引流方面准备了充足的资金,也拓展了站外渠道,效果不错,但就是时间点晚了,之后我们跟一淘的小二复盘也觉得引流的时间点还应该再提前10天。

    杨钦:太子龙在双11前期做了哪些活动预热工作?

    曾民:上面我也提到了,今年我们更多的是基于去年的短板补强,所以在营销上没有太大的动作。10月份我们开始预热,借助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营销主题,加关注、加购物车。其次我们就是借助了一些网络媒体,比如在亿邦动力上做软文造势,很多网络媒体也转载了。

    杨钦:上面我注意到曾总有提到聚划算的流量,好像太子龙也经常会上品牌团哈。

    曾民:其实我们上品牌团的频率算低的,再者聚划算品牌也是需要传统品牌的,我们上聚划算但不是依赖聚划算,我们现在在加强,关注运营上的弱项。

    杨钦:运营弱项指哪些?

    曾民:我们一直以来的弱项就是供应链这块,原来很多传统品牌卖库存,但是库存结构在线上没法卖,很辛苦。所以我们的困惑在于没好货卖好货补不上来,运营只能干着急。

    杨钦:那今年双11的货好不好?听刚才的介绍,羽绒服应该是好,那其他参加活动的货怎么样?羽绒服最终销售效果如何?

    曾民:羽绒服确实有动,在25%左右,和去年差不多。真正卖的好的还是深秋类的品类,比如外套、毛衫、裤子,这也和今年的天气状况有关。

    杨钦:天气应该是对全行业都有影响的,那曾总有没有了解过其他男装品牌冬装的销售情况如何?和太子龙相比而言如何?

    曾民:天气的问题其实我们有点失误,报名时没有准备充足,导致深秋的部分品类不够卖。

    我一直都在关注男装,从今年双11的相关数据和表现来看,时尚男装表现不错,商务男装整体下滑,像九牧王、七匹狼、柒牌单店都下滑了,相对来说太子龙还算可以,能稳住还有点小增长。

    杨钦:今年双11,GXG的小g,马克华菲表现都非常好,应该说属于曾总说的时尚男装。商务男装整体下滑也是事实,但罗蒙倒是冲得很猛,这个问题,曾总可有研究?

    曾民:罗蒙确实厉害,转型及时,虽然产品上没有完全转型,但形象确实转向更年轻的形象,比如小志的代言,符合线上主流人群的趋势。除了产品形象转型,产品价格上罗蒙也开始走大众化、高性价比路线,这点很成功很有效。

    杨钦:我们先小结一下前面的讨论。曾总刚刚对太子龙线上业务的“货”有很多抱怨,比如说没货卖、没好货卖,这背后可能在在着很多主观的、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曾总能不能深入介绍一下?

    曾民:供应链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传统品牌的机制决定的。传统品牌有很多历史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线上品牌收割的初期不会表现出来,在这个阶段软肋就显出来了。这只能说明现在线上的竞争真的进入新阶段,不再简单靠库存。

    传统品牌还有一个是线下的问题,而且甩不掉。罗蒙在线上转型走高性价比,但如果我们也卖出这样的价格,那线下就得造反。

    杨钦:那今年双11,太子龙有在卖库存吗?

    曾民:有,但是占比不高,30%不到,大部分还是是我们网络特供款,专门针对我们线上的受众开发的,但是品质肯定和线下是同一个标准,这个可以放心。这也和我们今年的运营策略有关,去年我们以清库回收资金为主,但是今年我们还要有利润,所以较比去年肯定会有所改变。

    杨钦:在上面的分享中,曾总有讲过双11的前期准备以及运营策略,其实都是能够支持销售额翻一番的。但最后没有做成,且不说天气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在平台流量分配这块,曾总肯定有感慨,能不能具体说说?

    曾民:今年平台的流量整体都是涨的,但是都被超一流的大牌吸走。双11的流量来源主要有几大块:天猫主分会场、聚划算、一淘网的会场、其他分会场、站内引流、站外引流等。

    去年爆发力最强的聚划算平台,基本太子龙有几万的UV,今年聚划算流量大减,只有一万多。一方面是本身聚划算的流量在减少,分给男装就更少,再加上运营不够给力,每个品牌分到的流量就不行。

    主会场流量大家普遍觉得没有多大的增长,分会场就更差了。我们(指太子龙)的总流量从天猫各个会场来的在降,不过天猫搜索增长很好,还有付费流量操作很不错,淘外也有贡需,总流量是有增长20%。

    关于站外渠道,我们提前一个月就进行了测试,最终发现门户网站流量质量高,我们就猛投这些平台,可以做到一个点击1块多。

    而且我们还发现一个价格低洼地:移动端,这指的是淘外的移动端。我们专门在吃饭的时间点做了秒杀,5分钟就把东西都秒光了。这次双11我们有近20%的流量来自移动端,这块真的可以好好发掘下。

    杨钦:在发现双11当天流量不给力以后,太子龙当时有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曾民:我们主要做了三项补救措施:加大站内付费流量,站外付费流量,加大客户的激活。比如站内我们专门加强了投放,一个点击2块多;站外流量我们请了第三方机构来操作,一个点击1块多,转化有1%,也不错。

    杨钦:双11流量的问题,我们自己也在研究。整体来看,双11的流量肯定是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细分到男装类目也是这样。但是,确实有非常多的TOP男装品牌的流量增长很小,甚至不乏下降。同时还有一个现象是双11成交店铺数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这是往年双11活动不曾出现过的情况。请问曾总怎么解读这些现象?毕竟太子龙身处其中,更有切身感受。

    曾民:去年整体的电商成功带动了更多的品牌和卖家加入,这其中有熟知的也有不熟知的,但其实并不是要做到Top才能生存。像工厂店就有很多活的很好,本身供应链够强,运营也够强。

    杨钦:男装其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行业,去年传统品牌以11当天的攻势是很猛的,但今年整体感觉他们比较沉寂了,这是不是这些传统品牌对待双11的态度有所转变?以这些品牌的实力,他们想在双11当天砸出点动静来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难度 。

    曾民:这也要区分传统品牌属于哪种类型:商务男装,整体势头减弱;休闲、时尚男装,依然很强;工厂店男装,在争夺时尚休闲男装的份额;调性男装,稳步增长。

    平台最多导二百万的流量,已经是Top10的流量了,想再往上就必须去抢了。比如GXG当天的出价,很狠,自己定向自己,抬高价格,不让别人抢自己的流量和定向。个人认为未来淘内的关注点要关注在搜索上,有很大的潜力。

    杨钦:曾总把男装很好的做了一个分类啊。针对这几类,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个:既然传统的商务男装在减弱,那么他们应该怎么转型?像罗蒙转得比较猛,太子龙在这方面有何打算?

    曾民:转型是必须的,商务男装本身还有线上红利,主要是运营,还是太差了。太子龙线下已经转向更年轻的群体,我们线上也会逐渐转向,但原来的客户群不会放弃,品牌的调性不会改变。

    杨钦:传统休闲今年感觉普遍在线上放慢的步伐,背后有什么故事?

    曾民:传统休闲确实不是象前几年那么猛,但个别还是很猛,主要还是运营和产品上。要按平台的玩法来玩,产品也要升级。

    杨钦:前面曾总提到了工厂店,其实工厂品牌我们在男装行业发现了很多,他们在悄无声息的增长,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同一类型的工厂品牌之间的竞争比那些“伪调性”品牌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竞争怎么解决?

    曾民:工厂店目前玩得还不错,但是主要看平台的脸色了,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这游戏永远有人玩,再说他们的运营确实不错,转化不错,对平台来说是有价值的。但是他们也并不是每块都强,还是要发挥本身的优点,比如裤子、衬衫等。

    杨钦:男装的小而美,平台呼吁了很多年,但目前整体来看,千呼万唤也没出来,线上男装放眼望去越来越单调。调性男装应该如何把握男装行业这方面的机会?

    曾民:小而美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只看金字塔尖的几个品牌。我看到很多小而美男装的例子,只要大家把自身优点做到极致,并且补强短板,都能发展的很好。再说电商更多是平台化生存,而平台是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趋势足够感知,这个很重要。我看到的小而美其实都不弱,供应链,设计,运营都挺强的,大家都不弱。比如LB,确实厉害稳健;ALLIN,波折较大,原来运营就很强,去年调整供应链,现在也算条大鱼了;木笛,原来很小,现在也很凶。

    杨钦:今天对话过程中,曾总反复提及的一点就是线上商务男装的运营“弱爆了”。哪里弱?怎么个弱法?什么叫好的运营?男装卖家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运营能力?

    曾民:运营有两块:一块是前端,就是你要按平台的玩法,还能玩得比别人好,还精,一个是后端,这个平台管不了,就是你自身的设计,选品,供应链,平面,营销,团队等等。传统商务品牌其实除了一个不错的品牌外,还有一些库存外,其实前后端都有点弱。说真心话,我就觉得罗蒙不错,其他商务男装或多或少都有比较多的问题。

    杨钦:太子龙目前线上的运营短板主要在哪些方面?

    曾民:我们主要的短板还是来自于供应链的节奏和产品成本控制,其他算中上吧。前面二者解决了,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小问题,不是最核心的。比如美工,推广引流等等。不过我们也有优势,比如设计选款等。

    杨钦:之前讲到“供应链的玩法是为引流服务的“,这句话该作何解读?你认为现在最适合哪种玩法?

    曾民:为什么有这个引流的问题,首先流量入口争夺加剧,另一方面跟平台的搜索权重规则也有关系。要抢前三页的搜索入口对供应链是有要求的。

    杨钦:还有一个问题,流量入口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老客户的维护变得日益重要。双11太子龙老用户贡献了多少成交?在老用户维度,或者用一个更时髦的词,CRM方面,太子龙是如何操作的?

    曾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衬衫,你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配色和库存,这样转化高,得到的权重高,一旦断货,位置直接掉下去。太子龙的老用户基数不是太大,就是几十万的样子,但是这次用户回头客30%,我们的活动回头客一般是这个数。CRM方面我们有系统来帮助客户分层,并且针对不同的客户发送不同的内容和促销,这块也是我们今天下了比较大的力气的。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发表评论
    昵称
    问答
    网上开店
    淘宝运营
    活动大促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7 www.kaitao.cn (开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