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拉开“6·18”的序幕,电商大战蓄势待发
1345人阅读
  •       进入6月,电商们“6·18”大战已经剑拔弩张、蓄势待发。这个原本是京东庆祝自己生日回馈消费者举办的店庆活动,也一直被业界比喻成京东独乐乐的“生日会”。而今年,众电商纷纷打出“6·18”的噱头,不再因为是京东的生日而有所避讳。2016年,“6·18”已经成为电商们众乐乐的现象级购物节。

      京东于5月18日拉开了“6·18”的序幕,随后各家电商都纷纷出招,各种促销方案、各种广告开始铺天盖地而来。6月1 日,阿里与苏宁的一场发布会引起业界满满的好奇,大纷纷猜测“定有大事发生”,但一个下午,会议并没有实质新闻,就是继续阿里与苏宁战略合作的下一步规划。不过,有意思的是,双方针对即将到来的“6·18”,提出“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口号,也积极参与到由京东引领的这一场购物狂欢中。

      电商模式在中国已经趋于成熟,前几年购物节更多的是价格战,而现在比拼的是速度与品质。电商零售业作为服务行业,是体验式经济的前沿阵地。消费者究竟在为怎样的体验买单?在消费升级、人们越来越关注品质生活的大环境下,消费者会为速度和品质买单。电商未来的出路就是走品质化、品牌化的道路。


      物流远比电商本身更重要

      阿里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商平台,一开始就坚持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这样可以让商品流、资金流快速流转起来,物流交给合作伙伴,这种模式比较轻。而京东是在自己规模还很小的时候,就下决心投巨资自建物流,电商平台与线下物流同时发展,是一种比较重的模式,投资大,风险大。当然,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也不时引起双方的口水。

      阿里以合资、合作、投资的模式,以期慢慢将物流环节补齐,但是这跟阿里是一个大平台一样,仍然是社会化的平台式做法,它的好处是可以把规模做大,但是在用户体验上,与京东这样的自建物流、垂直供应链管理模式相比,仍然会有明显的差距。

      刘强东说,“给你1000亿也做不了京东物流。”在他的逻辑里,光有钱是做不好电商的。刘强东说:“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讲,钱非常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连一半都不到。”这是因为,“无论怎么创新,它都绕不开物流,绕不开供货量,绕不开供货商,绕不开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也绕不开支付。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门槛,每一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

      刘强东同时指出:“即便给你1000亿,钱足够多,你想建成一个覆盖全国500个城市的物流体系,也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因为即便你有1万亿,你也得一个一个地招人,然后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你的服务质量,还得建立相应的管理团队。然后不断淘汰、选人,再淘汰、再选人,最终从中留下优秀的员工和管理者。同时你还得搭建信息系统。这个过程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你要研发信息系统,要招聘大量懂电子商务的员工,还需要大量的运营实践。这一切都不是有钱就可以做到的。”

      这一点可以从京东物流体系的建设中找到一些参照。刘强东做出自建物流体系的决定始于2007年,当时物流配送行业高度分散、复杂,京东的年营业收入不足5亿元人民币。直到2010年,京东自建物流的当日达、211限时达只能覆盖全国部分城市,此后,又经过五年持续不断的投资和布局,截止到2015年,京东物流体系已经能够满足98%的京东自营商品配送;今天,京东的物流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中。从2007年至今,京东用了长达九年的时间,累计投资上百亿,搭建起了能够支撑这个国内最大自营B2C电商企业的物流体系。

      物流,不是有钱就可以补上的一环,“时间”必修课。在这个唯快不破的世界,时间最可宝贵。一年足可以沧海桑田。

      从最苦最累做起,只因最初的价值观

      周鸿祎曾经说过一句话,“公司市值多少是一回事,公司值不值得尊重,是另外一回事。”懂懂认为,值得尊重的公司,一定是那些真心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公司。比如,谷歌的不作恶,华为把以客户为中心写在《华为宪法》第一条,亚马逊为客户提供天天低价,这些企业在赢得尊重的同时,也赢得了用户和市场。

      对照京东和亚马逊的发展,两家公司有很相似的地方,同样是全品类销售、自采自销,控制供应链,同样是开放平台给第三方卖家。贝佐斯几乎从不理会华尔街的那一套,不讲如何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始终强调的是如何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始终强调客户体验。他也曾不顾华尔街的质疑,在物流体系上投入巨资,提高库存周转,加快货物递送速度,顾客不仅能更快地拿到货,还能在线上查询订单处理情况。这样亚马逊的投资回报率一直无法提高,然而它的客户群体却一直保持增长,而且高度忠诚,帮助亚马逊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

      2007年,刘强东做出“自建物流,仓配一体”这个艰难的决定。促成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的原因,第一是客户投诉超过一半是货慢或者摔坏了,都跟物流相关。当时物流行业野蛮卸货、装货的现象很严重。 第二是因为地方快递公司不能做代收货款的业务,就算是能做这块业务的,也总是押款,而且因为很多快递公司都是加盟形式的,风险高。第三方物流的不可控,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刘强东做这个决定的理由很简单:这么干,客户投诉就少了,可以让更多人来京东消费。

      于是,京东做了亚马逊在美国也没做成的事情。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在美国,因为有完善、规范的物流体系,亚马逊把最后一公里的事情交给联邦快递、UPS这样的公司。但中国不同,当时,除了中国邮政,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建成覆盖中国全境的网络。

      京东做了最苦最累最重最难的活儿。在刘强东眼里,如果一件事情每个人都觉得可能做成,那做成的价值就很低。只有做成别人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那才是真正有价值。

      但自建物流这件事,在早年的中国电商企业眼中并不重要,因为短期之内并不能赚钱,长期之内看是否能做成,也没有十足十的把握。

      确实,当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的时候,绝大多数电商都选择轻资产模式,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因为那样可以更早实现盈利,获得更好的回报。与其说是模式之争,不如说是把什么放在公司经营的首要位置,更是公司文化、价值观之争。对于京东,客户体验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某些公司呢?

      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决策、行为与格局。选择自建“最后一公里”,是刘强东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京东集团对互联网时代商业趋势的成功判断。如今,物流也成了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没有配送,京东也没有理由成为电商B2C行业第一。物流专家黄刚认为,未来O2O经济的命门是 “最后一公里”和用户体验,京东提前9年布局“最后一公里”,极具远见。

      品质优势集中爆发,引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在一手打造了消费者收货“快”的体验、打造物流标杆后,京东提出品质消费。这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今年的“6·18”,京东更是打出品质狂欢节的口号。

      2016 年是中国全面推进“ 供给侧改革” 的开局之年。京东多年为坚持的“品质逻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固化出一个低价购品质的品牌形象,而品质优势随着消费者的成熟也将在今年集中爆发。

      经过多年的耕耘,京东跟上游品牌企业形成了信任与良好的互动。在前些时间京宣布启动“6.18品质狂欢节”的活动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蒙牛乳业(集团)总裁孙伊萍、I Do品牌创始人李厚霖、小米总裁林斌等业内大佬为刘强东“站台”……

      在那次的活动上,董明珠对京东赞赏有佳,并称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渠道商的活动)献给了京东。

      董明珠早先对电商持怀疑、不合作的态度。“当时线上是一个很混乱的状态,以假充真的多,我不愿意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品牌在这样混乱的线上销售。”董明珠说,她此前与在线销售的对立,是处于对市场负责的考虑,不希望因为线上的混乱对自己的品牌造成伤害。

      但是在与京东合作后,她觉得京东与其它电商不同,“刘强京不和你谈条件,而是谈产品、服务和技术,这点打动了我。他们吸引我的是‘品质’这两个字,品质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如果打造一个好的产品,没有好的服务,产品依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所以我觉得格力与京东非常默契,我们心中拥有的是市场,而不是低头看我们的利润。”

      这里透露出三个信号:第一,这是“低价购品质”的品质狂欢;第二,京东开始影响上游供应商,未来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建设和话语权值得期待;第三,在原来越个性化的“小时代”,小众定制彰显个性品位的今天,京东可以利用消费者大数据与企业合作,进行爆款的设计与推出、进行 C2B的定制等也有超大的想象空间。

      八卦一句,据说,在京东内部流传着甘地的一句名言:“首先他们是无视你,而后是嘲笑你,接着是与你战斗,接下来就是你的胜利之日了。”在京东开入进行电商领域的时候,阿里已经是中国市场的行业巨头,京东是没有入阿里的法眼的。但随着京东的成长,特别是去年在美国上市之后,阿里对于京东的挑衅与打压也愈加猛烈。此刻,可能就是甘地所说的“战斗”的过程吧。

      话不再多说,一大波“6·18”优惠来袭,赶快把需要买买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高品质地任性一把!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发表评论
    昵称
    问答
    网上开店
    淘宝运营
    活动大促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7 www.kaitao.cn (开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