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期消费再出乱象
据公开媒体报道,近日吉林某高校学生举报,该校学生联合校园贷客户经理及线下代理商找学生“补单”,导致学生钱财被骗。在报道中显示,“名校贷只需要网上申请就行……下午申请的,晚上就通过了,也就四五个小时左右。贷款的金额是15000元,实际贷出的金额只有1万元多一点。”
名校贷认可视频借贷,表示“是业内少数几家通过视频签约的公司之一”,同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表示,“一段视频就能贷出上万元的这种说法显然是非常夸张的,视频只是我们信息验证的手段之一,我们许多风控模块都封装在我们自主研发的‘水滴风控系统’当中,包括我们的面部识别功能、电话审核流程等也是我们降低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
审核宽松多头借贷
2016年1月报告显示,“按照2015年2600多万名在校生的基础、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下,多个校园借贷平台为抢占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份额,对学生借款审核条件宽松,甚至出现一人在同一平台多次借贷,一人在多个平台借贷的情况。
名校贷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线至今,名校贷已拥有超过100万用户,待收超过30亿元规模。
校园贷业内执行多个大学生贷款公司的业务推广的人被称为“校园代理”,他们手头握有的多个校园贷借款渠道被称为“口子”。在近期公开媒体报道中的校园贷补单事件中,被骗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园代理”的引导下,在不同的校园贷平台(也即“口子”)申请多次借款,在不同的借款渠道获得放款后,借新还旧,用以偿还此前的借款分期账单。
记者随机搜索发现,通过微博、名校贷贴吧等渠道,有多个以校园代理的身份发布的“二次代还,多个口子”等相关内容的信息,内容都以“名校贷123N次垫还,最快二小时”等内容招揽学生。
某信息内容显示,“已经做过诺诺镑客名校贷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大学生,正常还款次数大于等于3次,剩余还款金额10000元左右(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适当放宽条件)专科剩余还款金额5000元左右的,也可以做二次,专科二次的不看还了多少次!”
“校园代理”们之所以可以手握多个“口子”招揽学生,主要原因在于放款平台对于借款人的借款需求审核宽松,放款便捷。
根据名校贷方面提供的借款流程显示,“我们的信息验证过程都在线上完成,借款人需要完成身份认证、学籍认证、家庭和同学联系人验证、银行卡认证、脸纹识别、视频签约、无感知认证、网络信用分判断、电话审核等多步骤的信息审核流程”。
记者按照名校贷官网公布的借款操作流程实际操作,在先后完成学籍认证和注册、提出借款申请、填写完善了家人好友及银行卡信息后,整个过程可通过网上填写注册,最后录制一段视频提交审核等待放款通过。
而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梁某(校园代理)帮我(借款人)填写完了一切信息,我自己念了一段名校贷给的文字,录成视频就办妥了。”
对于此类通过校园代理协助借款人借款,甚至在多个渠道多头借款的情况,名校贷方面对记者表示,名校贷线下推广没有通过“校园代理”的方式进行,并表示,“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带销售考核性质的中介代理行为,这种销售方式会直接导致用户需求被超额放大甚至无中生有,以及多头借贷行为。”
同时,名校贷方面表示,线下推广方式主要以品牌活动为主,主要形式包括校园社团活动赞助,校园公益类活动赞助和组织,开展创业指导等,并不涉及有商业行为的地推活动。
代还补单成产业链
在公开报道中显示,校园借款的线下代理商通过学生补单,学院学生会以“外联”名义或者招聘兼职学生,在分期购物和分期贷款平台为“内部人员”补单,每单给予同学几百元酬劳。按照招聘承诺,学生帮忙贷出的钱会被及时还上。
根据报道显示,多位学生后期收不到分期还款的钱,只能自己每期偿还。而学生在不同平台获得的贷款,大部分被校园代理拿走。
在补单产业链中,校园代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校园代理中也有上下线之别。
河北省某科技学院学生对记者表示,“学生兼职群中一直有招聘兼职补单员的信息,去了之后要求下载一些贷款软件,然后在上面申请借款,申请下来的借款用支付宝转给招聘者,会给我们几百块的酬劳,如果自己能介绍同学过来帮忙补单,也会给我们提成。”
公开报道提到,涉及其中的学生可以抽取提成,再发展下线。
名校贷方面对线下补单问题表示,“线下补单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平台的放纵。部分平台为了造出更好看的营销数字,迎合投资人,纵容乃至鼓励补单行为;二是少数人利欲熏心,赚黑心钱;三是电商和O2O热潮发明和造就的补单模式,同学们因为常见甚至经常参与,从而想当然地认为没有什么风险,进而轻易上当受骗。”
同时对方表示,名校贷对于借款补单一直在进行规范,一旦发现潜在重大借款欺诈行为,名校贷的风控团队会第一时间赶赴借款学生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判定。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